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有关,精神刺激、劳累后常发作, 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,少数可累及全结肠。肠黏膜局部可有水 肿、充血、淤血、出血点、糜烂、溃疡等改变。
民间老偏方网为您整理了民间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,如下:
【偏方一:脐疗法】
肉桂、丁香各50克,五倍子15克,黄连10克。将药研末,每次取药末10 克,用陈醋调成糊,摊于布上,敷于脐部,每天1次,敷完1剂为1个疗程。
【偏方二:菊花灌肠】
菊花30克,白术15克,防风、甘草各10克,白芷8克,米壳15克。便血重时加防风炭、云南白药适量,溃瘍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克。上药用水煎服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,再回锅浓缩至60~80毫升,以药液保留灌肠,每晚1次, 连续7 ~ 10天为1个疗程。
【偏方三:苦参灌肠】
苦参30克,地榆、槐花各15克。用水煎服浓缩至100 ~ 250毫升,另将珍 珠层粉6克溶于药液中,保留灌肠。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、莪术以行气活血,散瘀止痛;若大便次数增多,结肠水肿明显者,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,健脾止泻,清热排脓。
【偏方四:黄芪灌肠】
黄芪、白术、丹参、白芍各20克,黄连、黄芩、侧柏叶、防风各15克, 金银花、连翘、白及、生地各10克,每剂药煎3次,每次煎药液250毫升,3次 共750毫升,其中早、午饭前各服250毫升,余下250毫升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
灌肠。
注意: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,灌肠前排空大便,药液温度以 36°C ~ 39°C为宜。
【偏方五:浸泡法】
取葎草500克,用自来水洗干净,放入药罐中,加水3000毫升,浸泡约20 分钟,用大火将其煮开,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,滤渣取液,待温热后浸泡双 足,每日1剂,早晚各1次,15天为1个疗程,间隔5天再进行第2疗程。
【偏方六:塞治法】
将阿胶块隔水软化,切成1.5 ~2克的小段,再在沸水中软化,制成栓剂,用肛门管塞入肛门,毎天大便后上药1次,7 ~ 10天为一个疗程,两个疗程间停4天。
民间老偏方网为您整理了民间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,如下:
【偏方一:脐疗法】
肉桂、丁香各50克,五倍子15克,黄连10克。将药研末,每次取药末10 克,用陈醋调成糊,摊于布上,敷于脐部,每天1次,敷完1剂为1个疗程。
【偏方二:菊花灌肠】
菊花30克,白术15克,防风、甘草各10克,白芷8克,米壳15克。便血重时加防风炭、云南白药适量,溃瘍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克。上药用水煎服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,再回锅浓缩至60~80毫升,以药液保留灌肠,每晚1次, 连续7 ~ 10天为1个疗程。
【偏方三:苦参灌肠】
苦参30克,地榆、槐花各15克。用水煎服浓缩至100 ~ 250毫升,另将珍 珠层粉6克溶于药液中,保留灌肠。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、莪术以行气活血,散瘀止痛;若大便次数增多,结肠水肿明显者,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,健脾止泻,清热排脓。
【偏方四:黄芪灌肠】
黄芪、白术、丹参、白芍各20克,黄连、黄芩、侧柏叶、防风各15克, 金银花、连翘、白及、生地各10克,每剂药煎3次,每次煎药液250毫升,3次 共750毫升,其中早、午饭前各服250毫升,余下250毫升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
灌肠。
注意: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,灌肠前排空大便,药液温度以 36°C ~ 39°C为宜。
【偏方五:浸泡法】
取葎草500克,用自来水洗干净,放入药罐中,加水3000毫升,浸泡约20 分钟,用大火将其煮开,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,滤渣取液,待温热后浸泡双 足,每日1剂,早晚各1次,15天为1个疗程,间隔5天再进行第2疗程。
【偏方六:塞治法】
将阿胶块隔水软化,切成1.5 ~2克的小段,再在沸水中软化,制成栓剂,用肛门管塞入肛门,毎天大便后上药1次,7 ~ 10天为一个疗程,两个疗程间停4天。